抽象绘画大师康定斯基曾说过:“每一个文化时期都要产生它自己的、决不可能重复的艺术。努力复兴过去时代的艺术原则,只能产生一种死产的艺术”。在我们当下这个历史上从未有过此般繁荣的文化时期,从事任何的艺术创作同样不能脱离今天的文化语境,更不能因袭传统止步不前。可,回首过往三十多年的中国当代艺术,诸多所谓“很前卫”、“很现代”的艺术实践,大多只是对西方现代艺术进行拙劣的挪用和模仿,并没有多少属于当代中国文化的创造。
冯建华《绽放》
当代艺术家冯建华选择水墨这种极具东方文化意蕴的媒介为自己的艺术表达语言,她从传统水墨艺术中吸收必要的文化养份,同时又不因循于传统程式与技法,而是以自己对艺术及当下文化语境的理解来自由挥洒创作。事实上,冯建华本是一位色彩塑造能力极强的艺术家,这可从那些色韵斑斓的画作中看出,然而她却更热衷于舍弃色彩的水墨作为自己的基本艺术表达语言。相对于色彩轻易唤起的视觉兴奋,水墨作品意蕴无限的墨韵变化更能带领艺术家进行思想维度上的深入探索,当然其难度将更大。我们从冯建华水墨作品可以看出,她并不只停留在单纯的黑白对比上获得戏剧化的艺术效果,而是更多的借助于水墨在宣纸上渗透呈现的丰富墨韵,以类似于传统绘画“五色”、“六彩”墨色变化来丰富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最终完成既不缺少东方美学气韵、又极具现代抽象艺术表现力度的作品。
冯建华《面具》30x40cm
西方绘画特别注重色彩语言的运用,二十世纪初出现的抽象绘画,更是以色彩对心理的印象为依据进行画面塑造,康定斯基曾专门在其著作中探讨色彩的心理作用。与西方艺术偏重于色彩表达相反,中国人发展出完全不用色彩的水墨绘画。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代艺术大师张仃先生毕生致力于焦墨绘画艺术探索,将传统水墨艺术推上又一新的高度,冯建华能对水墨如此娴熟的运用,其实也得益于张仃焦墨艺术启示。相对于西方艺术偏重于用色彩语言获得直接的心灵撞击,东方水墨艺术则是以含蓄的意蕴让人获得灵魂升华。虽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但随着越来越频繁的文化碰撞,今天中国正面临着新时期的多元文化冲突,那些原本属于西方文化的元素正在成为当代东方文化不可缺少部分。冯建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求学时 ,就对这些西方艺术与文化进行系统的学习吸收,在后来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渐深化融合成兼具东西方美学精神的艺术表现风格。
关注大公网《晨读香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