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ra Davey《Subway Writers》2011年
2015年2月28日,由香港Spring工作室主办、Mondriaan Fund, AXA 和 Stefano Del Vecchio共同赞助的《日夜双生》将在香港Spring工作室举办。
此次展览由李绮敏策展,参展艺术家有Moyra Davey、Elmgreen & Dragset、Cevdet Erek、李杰 (Lee Kit)、Job Koelewijn、Jewyo Rhii 及黄颂恩(Magdalen Wong) 等。
《日夜双生》以一系列情境创造一个静止的共同空间,透过写作、独处和自省,营造了一个经常在繁忙生活中被遗忘的悬空时段,同时指向停歇的重要性。展览作品创造出连续的事件性和沉思性的体验,在展览空间逐步展现。
这些国际和本地艺术家的新、旧作品并不单止是静态的对象,而是带领观众在时空中航行的载体,让他们体现艺术家经历过的孤独:Moyra Davey 的作品《Subway Writers》是她于纽约地下铁作出的纪录,其后被转化为信件的包装寄到朋友的手中; Relief 2: 25 March 2009 – 6 Jan 2012则是 Job Koelewijn 的作品,展出了艺术家每天花 45 分钟朗读过的书,以及记录这个行为的录像,让我们从新的角度把阅读理解成日常习惯;黄颂恩的金属带子装置,随时间流逝而变化,让观众进行深刻的反思。装置放在窗前,每一卷带子都被地心吸力慢慢拉下,在展览期间,慢慢把外面的世界遮蔽了。
除了上述赋予时间形体的作品外,《日夜双生》亦有多项表演,让我们在停顿中体现日常的节拍与转化: Elmgreen & Dragset的作品Hong Kong Diaries展出五位表演者在六星期展览中每天撰写的日记; 本地乐手将于开幕当天演奏土耳其艺术家Cevdet Erek 的SSS – Shore Scene Soundtrack,其后在展览期间由观众参与。参与者透过触摸地毯,制造出跟大海潮汐相似的声音,回忆起自己在海边的不同经历。透过调整食物中一瞬即逝的元素,这些作品把一般不能触摸的情景具体地呈现。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26日。
关于Spring工作室
Spring工作室于 2012年 8月成立,是香港一个非牟利艺术空间,矢志策划艺术家和策展人驻留计划、展览、音乐、电影及讲座等跨领域国际活动。座落香港黄竹坑工业区的 Spring工作室,将成为一众构成香港丰富文化风景的活跃艺术家和机构,以及世界各地渴望进行深邃对话的新晋与知名的艺术家及机构,此地与彼岸之间的交流平台和实验室。
关于CHRISTINA LI (李绮敏)
Christina Li (李绮敏) 是以香港和荷兰为基地的独立策展人和作家。她在香港大学修读艺术史和比较文学,并于2008-2009年参加阿姆斯特丹 de Appel 策展计划。2005-2008年期间,她担任 Para/Site Art Space 策展人,以及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 (2009)白双全个展《制造(完美的)世界:海洋、香港、异邦的城市和梦》的助理策展人。她正与艺术家和策展人 Heman Chong (张奕满)一起策划 Stationary,一系列由 Spring 工作室出版的短篇故事,于 2015 年 1月出版。
关于参展艺术家
MOYRA DAVEY
Moyra Davey (1958 年生于加拿大) 利用相片、录像和文字,以游荡者的角度,记录时间的流逝,以及她和文学的关系。Davey 的镜头经常转向社会上被遗忘、唾弃的部分,配上她从小说、哲学书中抽出的片段,同时把生活中的小故事,以及她对家庭、文学、心理分析、旅游和周遭环境的反思,融合到作品里。她现在与纽约市生活、居住。
MICHAEL ELMGREEN & INGAR DRAGSET
驻伦敦和柏林的艺术家 Michael Elmgreen (1961 年生于丹麦) and Ingar Dragset (1969 年生于挪威) 由 1990 年中开始组成组合创作。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他们不停重新定义表达和经历艺术的方法。他们的灵感来源非常广泛,包括对建制的评论、社会政治、表演和建筑,他们的雕塑和装置把我们熟悉的事物重新以他们独有的智慧和幽默感呈现。 2004 年,他们把纽约市的 Bohen Foundation 改变成 第十三街的地铁站;2005 年在德州沙漠装置 Prada 时装店;其后在公共博物馆中加插建制空间;2006年于 Serpentine Gallery 举办大受好评的 The Welfare Show。这些作品都围绕社会模式与社会空间议题,并促使我们反思现况。他们是次在 Spring 工作室创作的 Hong Kong Diaries,建基于2003 年于巴黎及 2013 年于伊斯坦堡展出的作品。
CEVDET EREK
Cevdet Erek (1974 年生于土耳其) 于伊斯坦堡 Mimar Sinan Fine Arts University 修读建筑,及在伊斯坦堡理工大学音乐深造学院修读音乐。他为展出场地设计完美无缝的声音装置。2012 年,他在 Kunsthalle Basel 展出作品,也参加了 Kassel 的 dOCUMENTA (13). 他的作品 SSS – Shore Scene Soundtrack 在 2012 年荣获 Nam June Paik Award。 他在伊斯坦堡生活及居住。
李杰
李杰(1978 年生于香港)现于香港及台北生活和工作。他是香港中文大学美术系毕业生,最新的个人展览包括 2013 年于台北“就在艺术空间”的《没有摆动》,及 2013 年第 55 届威尼斯双年展的香港代表“你(你)。”。他的创作涵盖不同媒介,有绘画与素描,录像及装置。他最著名的创作是他的布面手绘,并爱以象征平凡生活习惯的日常与现成品为题材。
JOB KOELEWIJN
Job Koelewijn(1962年生于荷兰)是一名荷兰摄影师,现于阿姆斯特丹生活和工作。他在1987至1992年间就读于阿姆斯特丹 Gerrit Rietveld Academy,其后在 Sandberg Institute 深造了一年。1996 年他以现代艺术博物馆PS1留驻艺术家身份在纽约居住了一年。他的作品于荷兰及海外地方许多展览均有展出,包括在 1999 及 2001 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他于 2005 年在荷兰阿尔梅勒的博物馆 Museum De Paviljoens 举办回顾展,以“人们只能在预备好时才能面对幻想”为题。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与荷兰及其他地方的重要博物馆也有购藏他的作品。
JEWYO RHII
Jewyo Rhii(1971年生于首尔)在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毕业。后来到美国费城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及伦敦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深造。她的作品彰显出社会结构上的矛盾,以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痛苦,并曾在在韩国 Sunjai Art Center、 Ssamzie 艺术工作室,以及费城的 Mayerson Gallery展出。1998年,她受邀参加了Feet Trip,一个于首尔、纽约、费城及东京为期40天的演出。Rhii 现于首尔居住和工作 。
黄颂恩
黄颂恩(1981 年生于香港)在十多岁时已移居美国。后来回到香港生活了七年,再 返回美国居住。她 2003 年在马里兰艺术学院取得美术学士学位,其后 2005 年在受托人优异奖学芝加哥艺术学院修读美术硕士。黄颂恩于 2010 年获得了美国佛蒙特艺术中心弗里曼基金会亚洲艺术家奖学金,并于当地驻留。于 2011 她又参与了南韩国立当代美术馆颁发的亚洲艺术家奖助计划,于首尔的 Goyang Art Studio 留驻。她最近才于纽约 Skowhegan School of Painting and Sculpture 的艺术家留驻计划渡过了2014年的夏季。她的作品展出的地方包括:荷兰鹿特丹的 Witte de With Center for Cotemporary Art; 香港的Para/Site 艺术空间和奥沙画廊; 美国大大急流城 Urban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 ; 芝加哥的 Gallery 400;美国布鲁克林的 Outlet Gallery以及 NURTUREart 画廊的《Videorover 7》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