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净土,高原画派”唐天源画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图为上海虹桥画院院长唐天源(主办方供图)
本次画展共展示唐天源绘画作品108幅,汇集了从1980年代一直到现在的力作,历年代表作均有涵盖(主办方供图)
《法雨慈露》高4.3米、宽4.9米,用传统白绘手法创作,通篇以单色单线完成,以罗汉、天女反映佛教典故和人生百态(主办方供图)
大公网上海11月17日电(记者杨楠)上海虹桥画院院长唐天源“蓝天净土,高原画派”画展16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此次画展亦作为中国一流艺术家西藏题材创作工程首期成果展亮相北京。
唐天源,本名唐波,1961年出生于北京,现任西藏美协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授——“翰墨飘香绘高原大美,丹青耀眼似冬日暖阳”,本次画展共展示唐天源绘画作品108幅,汇集了从1980年代一直到现在的力作,历年代表作均有涵盖,可以从时间的脉络上感受唐天源的画家成长历程——其中,高4.3米、宽4.9米的《法雨慈露》巨幅白绘人物画最引人关注。
《法雨慈露》以传统白绘手法创作,单色单线,通过书法用笔的变化,表现各种人物、山水、花卉、法器、飞禽走兽等不同物象。其尺幅之大、内容之丰富,放眼望去极为震撼:画中罗汉、天女、观音,二十三位人物,动物有喜鹊、白象、麋鹿、蝙蝠、吉羊,植物花卉有荷花、麦穗、灵芝、柳枝、蕉叶,法器物品有净瓶、金刚铃、金刚杵、海螺、镲子、佛珠、经书、玉如意、法杖、佛像、宝瓶、伞、幢、转经筒——整幅画构图复杂,人物众多,从幼童到鹤发老者,从汉人到藏人,从男性到女性,从国人到印度人,神态迥异、形象生动,人物辨识度极高。
唐天源幼学绘画、受益多师,独特的工作经历使他眼界开阔,有机会临摹历代名家画作,广泛吸取了传统文化的营养,被钱君陶、陆俨少等多位名师赞为用志不分、天赋过人。又以其不羁的性格,遍行云、贵、川和青海、新疆等地,曾凭壮健的体力和意志登临海拔6000多米的黄河源、长江源冰川,搜尽奇峰打草稿。
深入继承传统与胸中万千丘壑的结合,造就了唐天源极强的构图能力,绘画从不打小稿,无论多大尺幅,多少内容,构思成熟后了然于胸,提笔就画,有若神助。恰似吴道子对玄宗所言:“臣无粉本,但默记于心也”。
“画至真时,大道天源”。唐天源传统绘画的人物山水各尽其妙,其最具中国画特色的笔墨线条随心所欲、炉火纯青;仕女画、花鸟画曲尽精理、情趣横生;包容中西学养的当代艺术创作也气韵生动、极具特色;代表中国画里程碑的各类山水画皴法特别是“高原皴”则在突破完善之中。
唐天源观察事物善于抓住核心闪光的东西,其作品善于透过纷繁现象提炼本质并加以表现,凝炼节制,意境深远。他打破了传统宗教题材绘画静态造形和过于刻板的表现形式,以书法入画、骨法用笔,用笔轻利但不熟滑,线条流畅而具有渗透力,从渗透着内心世界情感的线条和色彩中,追寻着自己美妙的艺术世界。
据悉,唐天源画展作为一流艺术家西藏题材创作工程首期成果展,由中国美协、西藏自治区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人民政协报社联合主办,李可染艺术基金会、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贵州日报报业集团《藏天下》杂志、上海虹桥画院协办,将在中华世纪坛展出7天并对公众开放。
扫一扫,关注大公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