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2012年末,中国大陆两家规模最大的拍卖行中国嘉德和北京保利先后宣布进驻香港并于当年落下第一槌。到今年4月初,中国嘉德(香港)、保利香港又干净利落地敲响第二槌。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兴起,作为东西方交汇之地的香港,早已成为亚洲艺术市场的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大陆分量最重的两支力量的强势加盟,这给本来就已经“百花齐放”的香港艺术品市场又注入了新的动力,更加凸显其重要地位。如今,这个港口城市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除纽约、伦敦以外的世界公认的世界第三大艺术品交易中心。人们不禁热议,究竟香港具备什么样的魅力吸引了全世界的拍卖行? 入驻香港——“走出去”的需求 事实上,香港的吸引力并不仅仅是艺术产业。香港人经常颇为骄傲地炫耀:“香港天生是一个从商的好地方!这里的地理位置、政治条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众多产业都来此驻扎。”确实,香港拥有低税率、简单税制及完善的保险等制度。尤其在文物艺术品方面,香港既没有进出口关税,也没有增值税。拍卖企业在此经营,只需付利得税——净收入的16.5%的税率即可。更具有吸引力的是:海外买家在香港发生交易是不需要缴纳利得税的。由此可见,香港低税政策使得拍卖公司能够非常从容地经营、各国买家亦乐得来自一游。 与此相比较,中国大陆则成为高税地区。艺术品进口最先涉及的就是关税,除了进口关税之外,艺术品还应该缴纳进口环节中的各类国内税,之后方能进入国内市场流通。而这些进口环节的国内税很多由海关直接代征和管理,涉及进口环节消费税、进口环节增值税、船舶吨位税以及进口环节燃油税。拍卖企业除了按照收入全额支付5.5%的营业税及其他以外,在毛利基础上还要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2012年4月,海关对国内两家顶级艺术品运输公司IFAS和诺亚进行了突击检查,在大陆上演了一场沸沸扬扬的“查税风波”。受此影响,海外文物回流的数量顿时锐减。因此,当嘉德、保利2012年底宣布进驻香港的时候,有不少媒体纷纷推测,“查税风波”或为直接的导火索。 但这一观点,并未得到两家拍卖行的认同,在他们看来税收或许是香港的优势之一却并非是入驻香港的主要动因。嘉德总裁王雁南表示,此次开拓香港市场,是基于业务发展的需要。在她看来,香港是亚洲金融中心,也是国际自由贸易港,将为公司的业务的长久发展提供助力;同时,入驻香港,能够更好地满足海外客户的需求。“嘉德也希望通过这次拍卖会,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与操作模式,锻炼和储备国际型拍卖人才,为全球的藏家带来更加丰富的拍品和更便捷、周到的服务。” 记者希望获得其他方面的求证,于是采访了比嘉德、保利入驻香港早几年的拍卖行:邦瀚斯(英资)和罗芙奥(台资)。两家风格完全不同的拍卖行,谈及为什么入驻香港,给出的答案却是类似的。香港罗芙奥执行长张增伟说:“首要目的就是为了开拓海外市场,拓展新的资源。一家拍卖行做得好了,就会想要做大,要做大就得要走出去。不论是台湾还是大陆都有一些局限,而香港正好是一个自由市场,可以连通整个亚洲。” 香港邦瀚斯执行总裁陈楷逊补充道:“我想进入驻香港的拍卖行,所看到的肯定不止是那700万人口的市场,而是想利用香港的平台优势。”香港艺术商人许先生分析说:“香港能成为全球第三大艺术品的交易中心,地位仅次纽约及伦敦,除了是自由港、零税收,香港有多年培养起来的商业环境:一流的运输、通讯、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广泛的中英文运作等等。而且,‘政府不会管闲事’。另外,相较亚洲其它地区,香港的艺术市场起步早也相对成熟。这里的拍卖行、博览会、画廊与艺术金融市场相辅相成,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也有比较好的藏家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