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山远景图
三山五园之三山介绍——万寿山
万寿山为燕山余脉,高58.59米,海拔108.94米,前临昆明湖。明弘治七年(1494)孝宗的乳母助圣夫人罗氏在山前建园静寺,清初,曾作宫廷养马的草料场。乾隆十五年(1750)为庆祝皇太后六十寿辰于园静寺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次年将山改名为万寿山。并将开拓昆明湖的土方按照原布局的需要堆放在山上,使东西两坡舒缓而对称,成为全园的主体。建筑群依山而筑,现存的是英法联军烧毁后慈禧重新建造的。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
万寿山摄影作品
今之万寿山,元朝名瓮山。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装满宝物的石瓮而得名。山前有湖名瓮山泊。公元1292年(元朝至元二十九年),科学家郭守敬开挖通慧河,将昌平及西山一带泉水汇引湖内,注入宫墙,接济漕运,瓮山泊始成为调济京城用水的蓄水库。由此至明,环湖先后建有多座颇具影响的寺观,其中尤以湖西北岸的“大承天护圣寺”规模最大。万寿山楼宇恢弘,汉白玉钓台延入湖中,元朝皇帝常至此泛舟游幸,捕鱼垂钓。
香山远景图
三山五园之三山介绍——香山
香山公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始建于金代,占地面积160余公顷,主峰香炉峰(俗称鬼见愁),海拔557米。园内文物古迹众多,是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园林。在京西“三山五园”中占一山一园。香山一年四季气候分明,春天山花烂漫,夏日清爽宜人,深秋红叶飘丹,冬林银妆素裹,四季景观各具特色,园内树木繁多,其中古树5800余株,具有独特的“山川、名泉、古树、红叶”丰富的园林内涵,是避暑的胜地,天然的氧吧。香山红叶10万黄栌驰名中外,每到深秋时节漫山红叶层林尽染,是京城最浓的秋色。
香山红叶观赏季
香山公园于1993年至今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景区,2002年被评为首批北京市精品公园,2004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12年6月正式确认中国香山成为世界名山协会第28家、中国第5家成员单位,成为继中国庐山、泰山、黄山、峨眉山之后又一加入世界名山协会的中国山脉。
玉泉山远景图
三山五园之三山介绍——玉泉山
北京的玉泉在玉泉山上,山因泉得名。泉水自山间石隙喷涌,水卷银花,宛如玉虹,明代以前便有“玉泉垂虹”之说,列为燕京八景之一。相传清乾隆帝常到此处观景,为验证此泉水质,令人汲取全国各大名泉的水样,和玉泉水比较。称量结果,济南珍珠泉、无锡惠山泉、杭州虎跑泉、苏州虎丘泉等,每斗(银制小斗)质量都在一两二厘以上,唯有玉泉水,每斗质量仅为一两,水轻质优,淳厚甘甜,乾隆于是赐封天下第一泉,并题字“玉泉趵突”。
玉泉山摄影作品
玉泉山位于北京海淀区西山山麓,颐和园西侧。山势为西北走向,状如马鞍,纵深1300米,东西最宽处约450米,主峰海拔100米。山中奇岩幽洞,小溪潺潺,流泉活水,有风水宝地一说。明、清两代,宫廷用水,皆从玉泉运来,并成为民间用水泉源之一。元、明以来就是京郊有名的风景游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