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
9月2日,首届中国(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10月1日-5日,首届中国(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将在黔东南自治州锦屏县隆里古城举行, VR、无人机、投影等一系列闪亮登场的新媒体技术将让这场艺术节成为十月最燃的跨界艺术盛会。
此次艺术节由中国舞台美术学会、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办,锦屏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新媒体艺术委员会承办,以“黔岭新媒•秘境奂影”为主题,涵盖展览、论坛和互动三个版块,主要包括艺术院校师生作品、专业院团及艺术家、独立艺术家作品和高峰论坛等内容。艺术节将以舞台美术的创新发展为切入点,全面展示中国当代新媒体艺术。
领导合影
新媒体艺术峰会为何选址西南山区的一处小小古城?作为首届中国(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的重要推动者,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曹林对记者介绍,隆里古城积淀了600年历史文化,激发了艺术家潜藏已久的历史文化情怀。“艺术节将围绕环保、共生、跨界、隆里与世界等元素展开”,艺术节将从专业领域延伸至山川美景,以艺术理念上的突破,吸引众多艺术家参与其中,最终搭建起一个文化、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全新国际平台。曹林指出,新媒体艺术节将更多探求科技与隆里地域及民俗文化的对接,而不是拘泥于声光电等炫目形式。
相关领导听取新闻发布会
据悉,早在7月,包括清华美院、中国美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在内的10多所艺术院校团体,前往贵州锦屏隆里古城认领了龙标书院、科甲第等祠堂古街。国内外艺术家将从隆里的深厚文化底蕴中发掘灵感,打造最终参展的艺术作品,嵌入到隆里居民的生活空间,实现实时交互。届时,当代艺术将融入隆里古城的每个角落,不仅能让本土居民有参与感,也将给游客们带来陌生化的趣味体验。
锦屏县隆里古城举办的首届国际新媒体艺术节,将是一次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有力尝试。黔东南州人民政府锦屏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明波在发布会上表示,此次与中国舞美学会首次合作,双方在“环保”、“生态”理念上高度契合。刘明波称,要举办一次“绿色”的艺术节,用艺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在环保和生态的前提下提升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在互联网和数字媒体时代,文化艺术资源不仅是地域性的,更可以为全国和世界共享;不仅是文化艺术建设的,而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的综合建设。“互联网+文化+旅游”的模式,或将开启贵州锦屏隆里古城旅游的新篇章。
播放宣传片
10月的新媒体艺术节,是一场没有“围墙”的艺术化展览,一场用新媒体概念创造崭新体验的狂欢类综合party。古民居、古城墙、古宗祠,无处不是艺术创作的谬斯;稻田、荷花池、河水、森林,无处不是新媒体艺术的载体。贵州锦屏隆里古城将汇集世界前卫新媒体艺术家,打造一幅声光电交汇编织的艺术画卷,汇聚全世界的目光。
现场表演
【背景资料】隆里古城简介
隆里古城是明代屯军的一座古城堡。630年前,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太祖朱元璋派第六子楚王朱桢平蛮洞叛乱,调集江南九省官军,在隆里设千户所,屯田地、筑城池。隆里古城是明代基层军事组织卫所制的产物,是汉文化的古代遗产,至今还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规划布局和民居建筑群。古城现有居民多为明、清时屯军官兵后裔。
古城面积约4.82万平方米,现有居民760户,3200余人。隆里古城以汉文化为主,其中以江南文化最为厚重,儒、佛、道多种宗教文化都生长在这块土地,同时揉杂当地苗、侗文化的内容。玩花脸龙、迎故事、唱汉戏是隆里人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自信,被誉为隆里古城的“三大瑰宝”。
现场表演
置身隆里古城,犹如走进时空隧道。古朴典雅的古城墙,栉比鳞次的古建筑群,错落有致的“三街六巷九院子”,古街、古巷、古楼、古井、古庙、古祠、古碑、古桥,透出古城的历史底蕴、沧桑变迁,展示着明代军屯遗风。
隆里古城是中国与挪威王国国际合作“贵州生态博物馆”之一,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隆里古城建筑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被列为全省30个重点建设景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