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艺术网讯(邓小芳)1月15日下午,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论坛(广州站)及年度影响力评选水墨组初评在广东美术馆举行。中国当代水墨在过去的一年里不论在学术梳理还是市场价值认同度上都有很大的提升,一边是热闹的学术探讨和展览开幕,一边是拍卖行和基金的关注。但如何处理学术与市场的平衡关系,以及当代水墨作为在传统载体上的当代性思考如何发展,各位专家对于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国水墨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盘点,并对未来中国水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讲师,着名策展人、艺术评论家鲁明军首先从另外一个角度谈水墨,他认为从年底到现在他所参加的水墨活动,可以构成一个线索,就是书写问题。水墨本身不是题材和内容的变化,最重要的是里面有一个句法。整个绘画的句法在发生变化,系统在发生变化,不管是从艺术实践层面还是展览层面。 三个变化方向 1、边界的消失 通过梳理发现,书写问题,首先有个边界,书法跟绘画的边界在消失。另外一个就是水墨与当代艺术,可以理解为视觉文化的边界也在消失。不是表面的形式,而是内在的一个句法在发生变化,系统在发生变化,所以这里面就涉及到观察方式的变化。鲁明军举了一个例子,他在杭州参加的一个展览,是艺术家早期做的现代书法。艺术家把传统的经典字体,通过他独特的方式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艺术家认为当我们看待一个书法作品时,不要让传统的书法影响我们,作品等所有的痕迹都要模煳化。从视觉出发,而不再是用书法的角度去观察。艺术家想把书法的时间线索去掉。不管艺术家的实验是否成功,但是水墨问题在不断的拓展,拓展到视觉文化上。 2、重新理解传统 这两年水墨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对传统的理解。我们在探讨传统,之前是反传统,但是都是停留在很简单的形象符号意义上。但是这两年大家真正的进取了,深入到很微观的角度来讨论问题,就是一种拓展,就是中国当代水墨的一种拓展,这个本身就是当代化的反映,或者说水墨文化当代化的反映。 3、精神性的转变 另外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就是精神性。关于精神性的理解也在发生变化,传统文人画就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但是我们发现精神本身也在变化,反文人精神也是一种精神性的反映,也是一个很开放的东西。因为涉及到很多宗教的问题,反宗教的问题也是在体现精神,它确实是在关注精神问题。 【相关链接】2012艺术中国:2012中国水墨真“火”还是假“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