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香港的地理位置无疑也令它的亚洲艺术品市场中心地位如虎添翼。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香港与东方和西方都有密切的关系,具有良好的市场接纳度。2012年,以中国嘉德[微博]拍卖和保利拍卖在香港举行拍卖会为标志,香港、北京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一南一北的两大重镇。而另一个更明显的趋势是,越来越多内地画廊选择在香港开设分空间。香港业已形成多方争鸣的态势。
而说起北京和香港,许多人认为其是竞争关系,与其说它们“相争”,不如说它们“互补”。武汉美术文献艺术中心的总监刘明认为,内地市场和香港市场各有特点,也不存在相互取代的可能性。“内地的藏家,目前更喜欢内地艺术家的作品,他们的交易市场主要是在内地。而香港市场主要是面对西方藏家的。两者是相互交错、相互补充的。”2012年10月中国嘉德在香港首次举办拍卖,这是其自1993年成立以来首次在境外举行拍卖会。今年他们的香港春拍,也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中国嘉德董事总裁王雁南说,北京、香港两地已经构成了无论在收藏品种和收藏趣味方面都有所不同的两个市场,北方市场特别喜欢的拍品,在香港不一定能受追捧,而岭南地区或东南亚国家收藏者喜欢的,在北方市场不一定能有所“发挥”。
深港合作未来可期
虽然跟香港只有一河之隔,但深圳的艺术品市场却没有形成可观的规模和产业链,国际化程度也不可同日而语,跟香港的火热相比,这里显得沉寂许多。然而深圳与香港的一衣带水的地缘关系、深圳强大的收藏队伍和开放的思想观念,却令人们对两地艺术市场合作的前景充满期待。
巴塞尔之所以落户香港,看中的正是亚洲的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深圳国际文博会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景云注意到,每年香港国际艺术展(巴塞尔艺术展)的时间跟深圳文博会很接近,这其实方便了藏家集中时间逛两个展会。如果能吸引巴塞尔的参展商来深圳办展,将会极大地打通两地市场的隔阂,促进两地收藏文化交流。
“目前中国艺术市场最大的劣势就是税收,但时代在变,从2012年起艺术品进口的关税已经从12%调整到6%,目前北京天竺保税区也开始了对艺术品实行免税。而佳士得、苏富比进入中国更是一个信号,证明中国相关政策正在调整。我认为突破口会出现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几个城市。”深圳兰亭拍卖副总潘健表示,目前业界人士都很看好深圳前海这片区域,作为深港紧密合作的试验田,这里将享受多项金融优惠政策。“希望深圳前海能成为让紧绷的艺术品政策松动的第一颗螺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