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专业藏家如何玩转博览会

国内博览会上的外国参展商。

阿杜馆里摆出来的一块自然金。

  价格泡沫、低端化等困扰文化博览会 非专业藏家如何玩转博览会

  南方收藏眼

  5月已进入各类文化博览会的旺季。本月除了有备受投资收藏界关注的两大国际级盛会——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博会和第三届中国(湖南)国际矿博会相继召开,还有第二十届广州艺博会、第十届艺术北京和第八届杭州艺博会等老牌地方性的艺术博览会集中上演,同期举行的其他区域展销会还包括首届中国巴蜀国际艺术博览会、首届艺术厦门等等,密集的活动排期让艺术品爱好者应接不暇、眼花缭乱。

  近年来,形形色色的文化博览会对正在调整的艺术品行业,“就好像冬天里的一把火”。不过,南方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方性的文化博览会,出于追求经济规模效应等方面的考虑,开始降低参展门槛和放松对交易产品的监管,从而导致产品不断走向低端化、价格逐渐出现泡沫化。对投资收藏者来说,不断稀释的含金量,也开始影响他们在一些市场化的文化博览会上的购买热情。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冯善书

  调查

  博览会经济带热艺术品市场

  5月23日,来自上海的阿杜在微信上分享了他参加第三届中国(湖南)国际矿博会的兴奋心情。从他分享的图片可以看到,展馆里边的多条观展通道都被汹涌而来的人流挤得水泄不通。

  作为国土资源部和湖南省政府共同主办的国际级盛会,在各省区观赏石协会、奇石协会、矿物协会和宝石协会等相关行业组织的发动下,历届中国(湖南)国际矿博会均聚集了大量矿物宝石收藏界的顶级经销商、大玩家和专业收藏家。

  阿杜是南方日报记者前一天参观这次矿博会刚刚认识的一位矿物晶体的专业经销商。今年是矿博会首次从长沙移师到“中国矿物之都”郴州来举行,被当地政府视为宣传本地矿物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一次机会,因而投入了较多的资源来筹办和推广。记者曾经到过阿杜位于郴州国际会展中心二楼的展览空间,面积虽然不大,但是里里外外摆满各种精美绝伦、艳丽多姿的矿物晶体,既有常见的荧石、方解石、方铅矿、黄铁矿晶,也有镜铁矿晶、自然金等稀有矿物标本,让人琳琅满目。

  阿杜的这块矿物晶体小天地,只不过是现场来自83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展馆中的一家。这些形形色色的展馆,从世界各地带来了过10万件的矿物宝石,除了有专业收藏者才熟悉的菱锰矿、香花石、方解石、紫萤石、重晶石、孔雀石等矿物精品外,也有大众收藏者常见的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翡翠、和田玉、玛瑙、水晶、琥珀、绿松石等珠宝玉石产品。

  广东省观赏石协会这次专门组织了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等八省区参加的“岭南观赏石精品展”。该协会秘书长张建南在现场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今年从广东过来郴州参展的各类矿物和宝石经营者就有几十家,目的除了宣传推广,更重要的当然是“交易”。

  谢佑才、黄新华、王朝江和陈爱国4位藏家告诉记者,当前国内的艺术品市场仍在调整,为了把生意做大,他们每年都会参加多场类似的博览会。“就算当场没有交易,也可以通过展示,与业内的大买家建立联系,为将来合作建立基础。”在他们看来,一场有影响力的博览会,对整个市场会起到一定的催热作用。“像今天这种挤爆馆的人流,虽然带来的大多数是以猎奇和观赏为目的的观众,但是,他们很可能就是在未来为我们带来销售增量的新买家。”

  博览会经济对市场的推动作用,在近年来的广东表现得更为直观。上周刚刚落幕的深圳文博会,以2648.18亿元总成交量再创新高,比上届的成交量足足增长了13.90%,其中专门面向专业买家的现场拍卖,总成交金额就达到了3.50亿元。如果说深圳文博会做的是大文化概念,那么,同样是在上周落下帷幕、主打艺术品市场的广州春季艺博会,在成交量上也拿到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据主办方透露,为期4天的春季艺博会总成交量约4.8亿元,与去年创造的历届艺博会最高成交纪录持平。这与容纳了整个大文化产业的深圳文博会相比,虽然只能算作一个零头,然而,若与同为地区性的艺博会——北京艺博会和上海艺博会相比,广州艺博会的成交量却远远多了一倍以上。

  分析

  繁荣背后的产业分化

  对于一些尚未建立成熟的市场网络的经营者来,日益增多的各种博览会目前确实是他们切入市场的一个重要平台。

  青年书法家陈显伦今年第一次参加广州艺博会。在琶洲广交馆C馆的二楼,他申请了一个10平方米不到的小空间,第一次在专业的艺术品博览会和盘托出近年来他制作的几千套陶艺书法作品。这些作品以广西钦州红泥壶和江苏宜兴紫砂壶为载体,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定价比较便宜,因此在会展中心一炮打红,“4天卖出了几百只壶,而且在现场接了一张1000只的泰国订单。”

  广州知名陨石玩家庞炳燊与身边的一批陨石玩家,同样是今年第一次试水博览会的。与陈显伦不同,他把目光放在了级别更高一点的中国(湖南)国际矿博会。因为陨石市场与其他文化品的市场不一样,在国内才刚刚兴起,因此,他必须尽可能认识一些在国内和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同行或买家,由此去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

  不管是在郴州,还是在广州和深圳,越来越多新的行业参与者开始进入到各种博览会去推销自己的产品。艺术家陈训勇前几年曾经调动几百万元的资源来参加广州艺博会。在他看来,新进来的参与者,一般都会对这个平台寄予厚望,把这个平台看成是展现自我和推销自己的重要渠道,跃跃欲试想去试一下。而《2015TEFAF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公布的统计数据则显示,2011年至今,全球范围内,经销商每年约有1/3的销售额来自艺术博览会,其中地方性和国内博览会的比例大概占总销售额的20%。

  不过,尽管这个平台被许多艺术品经营者所重视,然而,就艺术品市场而言,当前国内艺术博览会实现的销售规模却远远未能满足正在高速发展的客观需求。《2015TEFAF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的统计,2014年全球艺术品市场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超过510亿欧元,即已经接近3500亿元人民币。以此为参照,国内的艺术品经销商在艺术品博览会上销售额大概在200亿元。

  “这几年,很多艺博会的主办方都公布了非常豪华的数字,以此来衬托博览会经济的繁荣,从而吸引更多的参展商来参加。”一位不愿具名的行内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性艺术博览会开始走向市场化。虽然主办单位没有变,但实际操作者变成了企业。不排除有些企业,为了追求规模效应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会做大当年的销售额。有些数据虽然并不存在造假,但是,由于数据产生的方式不同,并不能反映交易的实际形势。譬如,今年广州春季艺博会,虽然总交易额达到了4.8亿元,但是这个数字是由一些巨额单笔交易支撑起来的,其中张大千的一幅泼墨荷花图就以4300万元成交。对于大多数的参展商来说,他们并没有这么高端的产品。因而,总成交量只是反映了一些博览会的局部交易情况,并不能代表整体。

  今年南方日报记者实际走访了多家地方性的博览会,参展商普遍反映交易情况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因为整个行业目前仍在调整,走得动的都是一些零星的低价产品,大批量的采购并不常见。就算在中国矿博会这样的国际级博览会,也有一些老参与者告诉记者,今年人流量虽然增多了,但大采购商却不是很多。

  造成地方性博览会实际交易额下降的原因,还表现在,当前业内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博览会越来越多。除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其他二三线城市近几年也在陆续举办以艺术品和珠宝玉石为主题的文化博览会,数量已达到几百上千家,但真正在行内有影响力和风向标意义的却屈指可数。大量新的博览会的出现,无疑会分化一些老牌博览会的市场份额。

责任编辑:方方

热闻

  • 图片

大公出品

大公视觉

大公热度